其实,这话有点儿偏颇了。
按照这位作者的标题意思,像美术家的作品只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但很难量化,因此无论怎么排名,都显得不够客观。事实上,按照这个观点,同理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大致认为,作者也就是在说“像这样不好量化的事物,是不宜做比较的!”
这种观点,就要被批判了!
首先看,现在已经举行了好多次的“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以及,文从沈梦了解道德最近闹得正火的“演员的诞生”,哪一个节目不是有初赛,复赛,最终还要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呢?哪一种比赛内容是真的可以完全可以量化呢?
还不是要由所谓的评委、专家,进行评价和淘汰,一步步实现所谓的名次呢?
如果按照之前作者对于美术家的分析,似乎这都是不合理的,然而在现实中大行其道!
再仔细想。
请问文学水平高低可以量化吗?
不可以吗?为什么2000年前后,官方还邀请近百位专家成功排出了一个所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家排名(第一名自然是鲁迅)呢?
虽然这些人的文学造诣并不可能那么客观地评价出来,但并不妨碍在当代现实人心中有一个排名!每个人的心中排名也许并不一致,但大体位置相似。
这就是所谓的“公理人心”。可以具体量化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准确的东西。不可以量化的艺术品类的东西,在普通人心中也有相似的位置。
只是,相对而言,美术家之类的排名并不像1234那样客观准确,只能是相对的客观。
就像是我们了解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演员的诞生”,每位评委掌握着很关键的生杀大权,他们的个人素养和人脉关系,影响了最终的排名。就像是我们已知道的现在的结果,换成另外完全不同的几位评委,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知道,美术家不但可以排名,而且可以得到相对客观的排名,关键就要做到尽可能大地不受个人情感因素干扰。
话说回来,那些演员可以排名,歌手可以排名,书画家为何不能排名?难道让书画家永远就别宣传?这似乎有悖于社会现实和书画家生存、发展的初衷!
犹记得,当代市场一线画家史国良曾经说过:画家不但要宣传,而且要大力宣传!
这句话看似功利,但,也是一语中的。
这媒体不应只是为演员,歌手和机构服务,更应该为所有有才华的人士服务。
因此我们认为美术家们不但可以排名,而且应该提倡排名,应该让世人了解和尊重。
只有不断地竞争和拼搏,才能让人感到压力,感到尊严!
要不然一个人的尊严和地位如何体现?
在网络发展到现在阶段,我们应该制作一个客观的“美术家影响力榜”,让真正有实力的书法家画家,被世人所了解。
这是我们创立品牌的初衷,也是为书画文化网络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