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虎峻--评薛虎峻
www.zg-xbwh.com   2014-03-09 22:57:55   浏览次数:

        兰州的薛虎峻兄是我的好朋友。   
  有人说:“风格即人格”,站在虎峻的书画篆刻作品面前,透过平实、朴质的线条,总可以感到典雅、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魅力。他在书画、篆刻的艺术世界里留连忘返,朝乾夕惕,兀兀穷年,支撑其精神的是他引人注目的创作实迹,是在这种实迹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深刻领悟与艺术形式的独到把握。
  我在兰州工作时经常和虎峻一起探讨书法篆刻,他认为书印之艺从本质上讲就是呼吸和接续古人之气的过程。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触到了问题的核心与实质。谈到中国的传统艺术,似乎总也离不开一个“气”字,“气”是中国哲学、美学的一个独立范畴,张彦远曾说:“真画一划见其生气”。肖衍也说:“棱棱凛凛,带有生气”。气是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反映在书、印之中就是线条的节律感与韵味感!是浑圆的、立体的、起伏的、流动的、有情感性灵的生命之线。所以,书印重在的“气”,而“气”又从何而来?只能到经典的传统名迹中去呼吸,去采补!除此,则别无它途。
  虎峻自诩印人,那我们就从他的印谈起。
  虎峻的印是典雅的。他的从艺之路虽然艰苦,但艺术创作基于他的人生之中!他不仅有着独立思考的治学方法,在创作中也着眼于高起点。所作之印善于继承,勇于变化,朴实无华,新意迭出。虎峻的印能把自我溶入到博大精深的传统篆刻之中,张扬其气质,不着自我之色彩,正所谓“可入无我之境”。他的印风与时下竟相追逐的名家风气迥然有别,走的是一条深入古典,不沾流俗的路,体现了一种独立不倚的艺术追求。虎峻的这种取向或许是受到了前辈印人自然为美的熏陶,所以心慕手追地表现出一种“大美不言”的平和与宁静。
 对于治印,虎峻做的是“内圣”功夫。其气质、学养、审美追求以更为蕴藉含隐的艺术语言诉诸欣赏者。例如,他的拟古玺印作,空灵虚静,敦厚精微,有时虚化或去掉边栏,这就异于一般古玺,掩饰方正的形式,强化了视觉印象,别有一种宽博苍茫的气象;其仿汉印,以正大为本,雄浑为用,有时对字形作拉长、缩短之夸张处理,尤为朴质;一些朱文印的线条,通过用刀的微妙调度和钤拓时的特殊处理,较好的表现了笔意和墨趣,立体感强,耐人寻味。这一切都统一在虎峻所追求的境界——古雅清雄之中。

  这种古雅清雄的风韵,同时也反映在他的书画创作里,虎峻的书法作品大多以楷、行书为主,而画作则以高古山水、花鸟居多,他并不执著于一招一式的定型,而是在书画的大范畴中横向拓展,魏碑的骠悍,晋墨的清雅,唐人的严谨,宋人的韵致,明清的个性皆随取随用,从而使他的作品能在单纯的取向中保持着一种常变常新的势态。他的线条朴拙,笔锋包裹徐行,圆润秀美,结体方圆相参,正变相半,即不作造像书法的奇崛,也不效晋唐楷书的唯美。自我作古,颇为疏朗自在,顾盼生姿,相对他的印作来说,我认为虎峻的书法和绘画更能贯彻他的审美理想,因为他在驳杂的取法背后,始终把握着最本质的地方,取精用宏,不遗余力,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艺术分为大道与小道,大道憾人,小道娱人,我想虎峻目前的创作正处于不大不小的阶段,即有些憾人也能娱人,不太憾人也不太娱人。至于是大道还是小道,那不可强求,也不必强求。别人一看便知是虎峻的字,虎峻的印,虎峻的画。达到这一点才是令人满足的!吴昌硕好,齐白石也不错,但如果大家全是一种味,那艺坛就显的单调了。

  “不着急不偷懒”是一句我常对自己说的话,送给虎峻。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特别有用:“不着急”令人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不追求虚荣浮名,“不偷懒”使自己能保持一种旺盛的创作状态,把点滴时间积累成完整时间。上帝在时间分配上对人是平等的,关键在于掌握和使用。扩大自己涉猎的范围,丰富自己的学养,拓展自己 的气度,清醒自己 的头脑,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

  虎峻没事时还是喜欢在他的“力耕堂”中刻他的印,作他的书,写他的画,没有任何打扰,令人羡慕。他有善良、真诚、宽厚、豁达的天性和为艺术献身的使命感,这必将注定他的日后成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写得性灵品自高——评张仁润
下一篇: 孤灯坐忘心境外 独自卷书留瑰奇 ——朱中原其人

分享到: 收藏